十月底的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凉意,书桌上装满菊花的布袋轻轻晃动。这才惊觉,今日重阳。
往年的这个时节,从不会这般清冷。或是随父母去城郊的小山,或是在自家天台看万家灯火。母亲总说:“登高不必远行,有你们在身边,哪里都是好风景。”那时的风也凉,但牵着母亲的手是暖的,父母的叮咛在耳边,连空气都透着融融暖意。
电煮壶咕嘟作响,滚水冲进杯中,干枯的菊花先是蜷缩,继而缓缓舒展,如同母亲当年教我泡茶的模样。“菊花要慢慢泡,才出真味。”她总是这样说。从前觉得等待漫长,如今却愿意守着杯子,看花瓣一片片绽放,仿佛这样就能让时光停留得久一些。

茶温刚好,入口清甜中带着微涩,恰如此时心境。父母不在身边,连登高的兴致都淡了。想起父亲曾指着远处的霓虹说:“你看,城里的灯火也像星星。”而今窗外依旧是那片灯火,却少了父亲的声音,连风都格外清寒。
风又起,布袋轻摇。我拿起手机,对着母亲的旧号码写下:“妈,我泡了菊花茶,和你泡的一样香。”指尖悬在发送键上,最终将手机贴在胸前,又将半杯茶轻轻放在窗台。
窗外落叶铺了满地,茶香随风飘远。恍惚间听见母亲说“茶要趁热喝”,又仿佛看见父亲站在山岗上向我招手:“慢点,我等你。”原来纵使天人永隔,纵使只能在宿舍独饮,那些共度的重阳时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爱,从未远离。它们随菊香飘散,随思绪飞扬,越过千山万水,将心中的空缺温柔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