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艺园地
 首页>企业文化>文艺园地
伊金霍洛旗 你是璀璨的明珠
作者:淖尔壕煤矿 高彬    2025年11月04日    点击量:18    字数:4288

  

    “伊金霍洛旗”这个地名如璀璨的明珠闪闪发亮。这里是“天骄圣地”、这里是“煤海绿洲”,这里是充溢着神奇与激越的土地,富饶而唯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生活在了绿色的怀抱里,氤氲着芬芳的气息。天空湛蓝,大地旖旎,河水清澈,地下是黑色的乌金,地面是现代化的景色,真是风光无限……。

    置身伊金霍洛旗(简称伊旗)已于多年,目睹和见证了伊旗的发展变化,并亲自参与其建设行列。对于伊旗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我略知一二,对于近些年来的发展变化也只是泛泛了解。通过这次第十四届西部散文节暨伊金霍洛旗第四届秋实采风节活动,来自全国十三个省份的著名作家、摄影家、书画家相聚在美丽的伊旗,进行为期两天半的采风了解,通过实地观看,聆听导游和讲解员的讲述,使我对伊旗的历史、现状以及远景规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八月的伊旗,秋高气爽,阳光灿烂,雨后湿润,空气清爽,作家团踯躅于伊旗各大景区,停留在乡野的田间地头,观望着天骄绿能50万千瓦光伏电基地的阵容,徒步在苏泊罕大草原上。我是这片土地的坚守者,对于伊旗的巨大发展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些优美亮丽的景色,绿色覆盖的大地,程新别致的公共建筑设施,四通八达的宽敞道路,都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使人从内心深处浮泛起对这片土地的热恋和挚爱,这片土地是美丽富饶的,并且充满着勃勃生机,释放出巨大的活力。这片土地的深刻变化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斗出来的成果。

    伊旗地处毛乌素沙地的东北边缘,回首过去,有资料宣示,上世纪五十年代伊旗沙化土地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这里风沙肆虐,黄沙漫卷,风沙刮进了河流,掩埋了土地,阻断了公路,吹倒了土胚房屋,致死牲畜死亡,人口失踪,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伊旗人备受风沙的侵害,靠天吃饭的这片土地,遇到干旱天气,农作物无法播种,禾苗枯萎,草原荒芜,牛羊难养,百姓饥馑。在旧社会,老百姓物质匮乏,饥寒交迫,举步维艰,精神萎靡,苦不堪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是表现出了绝望的神情,这种苦煞汹涌、悲风千里的情形是何等的悲惨,劳苦大众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中国的社会,在苦难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苦难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翻身得解放,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使人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新中国成立,原伊克昭盟和伊金霍洛旗两级政府不断地探索开荒种地、广收粮食、植树造林、防风固沙。自改革开放后,伊旗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大力植树造林,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伊金霍洛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植树造林,以惊人的速度全方位、全领域构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走进伊金霍洛旗,极目所能看到的是苍苍茫茫的林海,绿色广袤的大漠,碧波万顷的草原。伊旗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由先前的漫漫黄沙的荒漠变成了如今的葱茏茂密的原野,密集了森林的覆盖率,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

    作家团深入伊旗腹地,首先参观了哈沙图村(哈沙部落)。哈沙图村位于伊旗东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12公里。走进哈沙图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现代乡村图景,这里景观连连,有典雅别致的木质结构楼阁,悠扬动听的音乐从农家乐饭馆随风传来。我们走过亭台长廊、小桥流水,弯弯曲曲的水上木桥别有一番景致,远处有田园风光,有湖泊林木,蒙古包整齐有序地分布在其中。还有蔬菜种植基地,有瓜果桃李种植园。这里是伊旗政府打造一隅的乡村文化旅游区,规划布局为“一带七区”,即滨水景观带,综合服务区、草原风情区、田园度假区、农业体验区、产业种植区、科技示范区、村社休闲区。走进乡村,亲近自然,我们漫步其中,感受到既有现代生活的氛围,又有乡村泥土的气息。这绿树成荫的乡间小路,一汪汪清澈的湖水,郁郁葱葱的田野,能勾勒起我们年少时的回忆,我感觉到这里有了一份回味,一份美好,一份依恋,还有诗和远方。

    哈沙图村建起了光亚云上农场。引进了内蒙古光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先进种植技术,进行网上销售,智能化的管理,顾名思义,叫作光亚云上农场。该农场通过“公司+农户” 的经营模式,将所有闲置土地集中起来建立成特色蔬菜种植基地。我们走进光亚云上农场,这是一个用浅绿色玻璃封闭的硕大的种植示范基地,里边设计先进,功能齐全,美观靓丽。层层叠叠的架子上放置着长宽见方的浅底的塑料盒,盒子里是无土栽培的各种蔬菜。这里的秧苗不是长在土里,而是长在水中,蔬菜不是种在地里,而是种在空中。有资料介绍,这些蔬菜种植周期是20天,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这样的种植方式,省时省力,种出来的蔬菜,绿色、环保、无公害。架子紧挨的是过道走廊,修长的藤蔓倒挂缠绕在走廊的木条上,中间有盆里栽种的各种高大的花卉。四周有清澈的水池环绕其中,满眼绿色,生机盎然。在后面的蔬菜大棚里里有一种叫作“鱼菜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形成了农业现代化,同时成为了旅游观光农场,农家乐也设置在其中。

   伊金霍洛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毛乌聂盖村建起了千亩荞麦基地。我们来到毛乌聂盖村,正是荞麦花开的时节,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所有的荞麦花全都盛开,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粉白色的花朵,露出了微微笑容,婀娜多姿,争相斗艳,好似要迎接作家团的到来。走近荞麦,仔细端详,红杆绿叶,枝头上粉白色的花朵恣意开放,一展风姿,这种白绿相间,互为相依,绿叶的生气勃勃衬托出花儿的妩媚艳丽,逐渐变成红色纤细的茎秆,勾勒出荞麦的动感的肢体。荞麦,真美!在作家的笔下不仅艳美,还要真实地再现荞麦的功能作用,并给以浓郁的文学色彩的渲染。过些时间,这些开放的花朵就要慢慢枯萎,转变成饱满的带有棱角的淡黑色的小颗粒。荞麦是人们所喜欢的粮食,具有药用价值,能调理身体,起保健作用。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增产荞麦是顺应了广大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需求。作家们在荞麦地的边缘上纷纷拍照,留下了这美丽的景色。

    我们驱车来到天骄绿能5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站在最高位置的小山头瞭望台上,举目张望,对面的太阳能发电板装置整整齐齐、密密匝匝,漫山遍野,形成了半个包围圈,蓝色的太阳能发电板覆盖了几个山头,成片成片的规模,中间留有少许的空地,阵容恢弘,大气磅礴,广袤辽阔,这是固定的框架,是蓝色的画面,由长方块的电板组装排列成了长条式的一整排、一整排的电板装置。我们是从正对面远处眺望的,整片整片的电板看上去是一个整体,其实每一大块电板装置上下左右都留有一定间距。电板下面和侧边都种植了饲草,既能种植饲草,又能发电。

    该光伏项目是在煤矿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治理绿化的基础上建立的光伏发电基地,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农牧民参与”的发展模式,经过土地流转,村集体经济入股等方式与光伏项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成板下饲草基地,配套建设万头牛养殖基地,发展成草畜一体化农牧产业。

    一路的采风,景色宜人,心情愉悦,大美的伊金霍洛旗处处展现出生机与活力。我们专程来到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在古代,这里也是广阔平展、水草丰美、绿意茵茵的风水宝地。这里充满着厚重的历史,闪耀着光亮的文化,流传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的故事,沉淀出淳朴的民俗民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成吉思汗曾在这里屯兵驻军,伊克昭的七旗王爷们曾在这里会盟云集,这里是明清时期的阅兵校场之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曾在这里不少发生过。

    苏泊罕大草原辽阔旷远,一望无垠,这里是蓝蓝的天,绿绿的地,不远处看到有牛羊、马儿自由自在地吃着肥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色在这里呈现。这里是干净、无污染的一方净地,一片草原,曾经被沙漠化过,在伊金霍洛旗人民的治沙攻坚战中,呈现出了沙退草长、水丰草茂的场景。这里是许多南方人梦寐以求的旅游圣地,他们穿着蒙古服,跨上骏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体验蒙古人的生活,感悟蒙古人的文化。尤其是在能源开发、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名气逐渐响亮了起来,就像璀璨的明珠,耀眼夺目,光彩照人,吸引了大批的外地人纷纷来到伊金霍洛旗参观旅游,一睹其风采,苏泊罕大草原便是其中的选项。在平日里,大草原是宁静的,充溢着纯净、清爽、滋润的气息,这里没有竞争,没有喧嚣,只有到了旅游季节,大批游客的到来,才划破了这里的静谧。这里与矿区、与工业园区,完全是两个天地,两类场景,两种生活。这里是放飞心灵、出入自由、远离红尘、享受自然、返璞归真的栖息之地。这里的草原文化、传统游牧生活滋生出的鄂尔多斯的婚礼习俗,形成了久负盛名的“鄂尔多斯婚礼”文化,我们就在这草原上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鄂尔多斯婚礼节目演出,这种礼仪化、风俗化的民族婚礼,通过美丽的姑娘、帅气的小伙子们精湛才艺的展现,从提亲、订婚、送礼到迎亲、宴请等每一个程序,再现了内容丰富的蒙古族婚礼的风情画卷,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给沉寂的大草原渲染了极大的欢乐氛围。

    伊金霍洛旗景点多多,还有驰名中外的成吉思汗陵,有恢弘壮观的仿蒙元大都、拍摄电影的北方民国城、砂岩海角、滑雪场、颐和生态文化博览园等程新漂亮、建筑雄宏的旅游景区。伊金霍洛旗是国家煤炭能源基地,千万吨矿井群、亿吨级矿区坐落在伊旗的南部,建立了和煤矿相配套的中煤、天隆等知名的煤机维修、加工的生产服务企业,神华百万吨煤直接液化、汇能国家级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落户在了伊旗,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协鑫绿氢智慧工厂即将投产,上汽红岩氢能重卡产业链已具备年产3000辆新能源整车生产能力,首批车辆已正式下线。

    在这个创新和奋进的时代中,伊旗人民激情满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开发新能源项目,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推进,装备制造、电子元件等产业迅速发展。伊金霍洛旗在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加强农牧业的发展,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减污降炭协同治理,走出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

    在这5600平方公里、拥有25万人口的土地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经济腾飞。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跃进全国百强县第41名,荣膺“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示范县”、“中国绿色名旗”、“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伊金霍洛旗高歌猛进,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以远大的志向与豪迈的情怀,始终紧扣着时代强劲跳动的脉搏,在这片古老的乌金之乡再现绚丽夺目的光彩。

   

 


Copyright© 2019 神东天隆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50002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