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艺园地
 首页>企业文化>文艺园地
狂欢在苏泊罕
作者:淖尔壕煤矿 高彬    2025年11月17日    点击量:18    字数:5262

  习惯于农耕生活的我,对于草原,对于游牧生活表现不出多少热情,有时也途径过草原,还深入到乌审旗草原挤过牛奶。但是,我有幸参加了伊金霍洛旗文旅局和西部散文学会共同举办的主题为“喜迎党的二十大 笔墨丹青书华章”第十四届西部散文节暨伊金霍洛旗第四届秋实采风节活动,来到苏泊罕大草原却是另一番情景。是这次采风活动给了我书画艺术的熏陶,给了我酒文化的盛宴,还给了我篝火晚会的狂热激情,这些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鄂尔多斯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区,随着时代发展的变迁,我们的生活走向富裕、先进、文明,不管生活在矿区、农村、城镇,还是草原牧区,人们的生活质量、思想观念、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汉族、蒙族以及各民族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友好往来,形成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通过文化多元交融,多样复合,沉淀出更为先进的地域文化。蒙古族人的生活也在逐步走上现代化,被现代文明和汉族文化所熏陶,但是蒙古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永远定格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苑林之中,并释放出旺盛的生命力。

    伊金霍洛旗(简称伊旗)作为鄂尔多斯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具有5600平方公里的土地,聚居着25万人口。这里的地形由西向东倾斜,起伏和缓。这里的生态植被覆盖率在逐年提升,这里分布着百万吨和千万吨矿井群,雄立起了一处处工业园区,绿色的树木丛林环绕在其中。还有长势旺盛的农作物,有青翠欲滴、宽阔无际的大漠草原,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美丽的苏泊罕大草原就就坐落在伊金霍洛旗的西部。

    仲秋八月,正是伊金霍洛旗最美的季节,这里的山川大地、一景一物都能让人感受到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美。此次采风活动,我是受中国文联主管的《西部散文选刊》主编、西部散文学会主席刘志成先生邀请,前来参加采风活动的有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等十三个省的一百余名著名作家、书画家、摄影家,真是广贤云集,文人荟萃,谈笑皆鸿儒。通过三天的采风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苏泊罕大草原。

    苏泊罕大草原是伊金霍洛旗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这里芳草萋萋,绿意茵茵,草原辽阔无边,虽然已进入秋天,还没有草枯叶黄的痕迹,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放眼望去,是满世界的绿,今年雨水充足,水丰草茂,碧波千里。草原是美丽的,就像一个挺拔英俊、潇洒倜傥、风度翩翩的年轻男子,礼貌而热情地接待着四方来客,或许像一个美妇人,貌美如花,体态婀娜,姿色靓美,风韵袭人,吸引了许多人。我们来到这里,几个人坐着一辆马车,车轱辘吱吱作响,我们作家团人多,还要排队上车,坐完马车,还要徒步木桥栈道,走了一长段栈道才到了娱乐场所。这里真是浪漫大草原,激情苏泊罕。景区分为会盟浩特区、游牧时代区、白塔祭祀区、那达慕娱乐区四大区域。伊金霍洛旗打造畅游草原、激情娱乐、实景演艺、穹庐住宿、游牧大赛、马背纵情、索道骑士、云中漫步、开心沙地、牧人养生、草原狅夜、民俗艺术、蒙古工匠等功能为一体的娱乐设施,这些都体现了马背民族古老的游牧生活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活态游牧文化。

    这里弥漫着浓郁的历史色彩,这里曾经是藏传佛教早期领袖进京谒帝途中重要的修养礼佛圣地,是成吉思汗六征西夏屯兵整军之地,是伊克昭七旗会盟及阅兵校武故地,是明清时期鄂尔多斯重要的交通驿站,是伊克昭盟盟歌诞生及官敖包发祥之地等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过,这些历史往事虽然消失在了历史的烟波浩渺中,但是这些历史源远流长,永远镌刻在了苏泊罕这片草原之上,这些历史的光环依然为这片草原增添绚丽的色彩。

    听一首高亢、嘹亮、悠长的蒙古民歌,就能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苍茫辽阔的大草原以及众多的蒙古人策马驰骋在草原上的动人情景,一首歌能把我带到遥远的他乡。来到苏泊罕大草原,就能听到热情豪放、能歌善舞的蒙古族青年的歌声。我们踏着栈道,循着歌声,来到了草原的一个演艺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鄂尔多斯婚礼节目演出。鄂尔多斯婚礼起源于元朝时期的蒙古部落,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长河落日、大浪淘沙、风吹雨洒,陶冶出具有民族风俗、民族特色的鄂尔多斯地域婚礼文化。婚礼始终以男方相亲娶亲为主线,浓缩了蒙古族相亲娶亲过程中的精华内容,一直流传至今,登上了演艺舞台,并通过以歌舞的形式表演了出来。演员们在优美动听、抑扬顿挫的音乐旋律中以轻捷柔美、奔腾跳跃、热情奔放的肢体动作和嘹亮的歌声、流畅的语言对答形式展现出鄂尔多斯婚礼礼仪化、风俗化的哈达定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等程序,还要通过三天三夜的婚庆典礼仪式操办直至回门,才算完成了整个礼仪程序。整场演出以热烈隆重的场面,在热情洋溢、欢乐兴奋的氛围中,再现了鄂尔多斯婚礼的文化色彩,表达了鄂尔多斯蒙古人民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由于受疫情影响,旅游行业萧条冷落了起来,我们来到苏泊罕大草原也没有多少人,只是我们这个团队队伍庞大,人数众多,给这片草原带来了热闹和欢乐。我们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一天两夜的采风活动,坐勒勒车,坐空中过山车,过摇摆桥,看文艺晚会演出,看书画家们的挥毫书法作画,参加篝火晚会活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星星点点的灯光逐渐点缀在空旷的草原上,月上柳梢头,人约昏黄后。第一天晚上,作家们有的去看文艺晚会,还自发地跳起了交谊舞;有的在餐厅饮酒交流,健谈文学;书画家、有的作家兼通书法或绘画,“粉墨登场”,即席临摹。不胜酒量的我且喜欢书法,来到书画室观看书法和绘画。这些书画家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书画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艺。有几位书法家在文案上凝神静气,泼墨挥毫,从容自如地书写着软笔大字。他们书写的正楷,笔势雄奇、刚劲有力、字字严谨、姿态横生、端庄秀丽;隶书,正倚交错、虽斜亦正、笔画有粗有细、字体跌宕有致、艺术美观、神采动人;草书,笔走蛇龙、行云流水、飞扬跋扈、气度不凡、娟秀多姿、酣畅淋漓。我不由自主地拍了几张照片,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无止境”、"天地人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等字帖,有横联、有竖联、有斗方,有的字帖确实写得好,让我爱不释手。我来到了绘画室,画家们展纸挥毫,行笔速捷,认真描摹,有画动物的,有画花卉的,有画山水画的,他们挥洒着手中的画笔,左右勾勒,上下涂抹,或快或慢,一气成型,骨架主次分明,写实突出表意,所画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意境淳美。不由得让人发出赞叹之声,使我大饱眼福,留恋其中。这是我走进苏泊罕大草原蒙古包艺术殿堂所赴的一场书画艺术的盛宴,让我亲临现场耳濡目染了书画家们临时发挥书画艺术的即兴之作,也目睹了书画家们写字作画的艺术风采,提高了我对书画艺术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其实,我对书法也情有独钟,只是感到技不如人,不敢登大雅之堂,通过这次展览观赏,更加激发起了我练习好书法的兴趣。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书画艺术传承至今,发扬光大,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

    从蒙古包里散发出的浓郁纯正的文化艺术气息依然袅袅升腾,弥漫不息……

    翌日晚上,我们在蒙古包里举行了盛大的招待宴会,群贤毕至,宾朋满座,抒情音乐低声浅唱。宴会按程序,由东道主文旅局王利军局长主持,由西部散文学会主席刘志成、伊旗作协主席葛连光等领导分别致祝酒词。宴会桌上摆满了丰盛饭菜、美酒佳酿,大家边吃边喝,觥筹交错,开怀畅饮。每张桌子上安排了一位主持人,大家互相交流,气氛热烈,逐个提议,频频举杯,互相祝福。酒至半酣,对酒当歌,不喝酒你就唱歌:

             金杯银杯斟满酒

             双手举过头

             炒米奶茶手扒肉

             今天喝个够

             朋友朋友请你尝尝

             这酒纯正 这酒绵厚

             让我们心心相印 友情长久

             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

    蒙古族《祝酒歌》随之唱来,接酒方一饮而尽,面对清歌美酒,大家推杯换盏,轮番敬酒,好不热闹。每张桌子都有各自的风景,喝到尽兴之时,苏泊罕旅游公司的歌手们给大家唱歌助兴,随之上了烤全羊,旅游公司的主持人用蒙古族的礼仪给众位作家献羊。歌手双手捧着蓝色哈达,手里端着雕花银碗,用右手无名指伸到盛满酒的银碗里蘸了三次,第一次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用手指点向自己的额头,以表达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苏泊罕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祝众位作家生活幸福美满。然后唱起了蒙歌。紧接着主持人邀请西部散文学会主席刘志成、伊旗作协主席葛连光、文旅局局长王利军、旅游公司郭总走上台前分立烤全羊两侧,每人用刀子在烤全羊身上深深地划三刀,一划划出国泰民安,二划划出风调雨顺,三划划出幸福吉祥,然后四人共同干杯。宴会在继续进行之时,有人邀请文旅局的王伟局长为大家献上一首《天堂》歌曲,王伟局长一嗓子吼出了男高音的长调歌声,四座皆惊,震撼了所有的人,歌声音质浑厚,声调悠长,婉转嘹亮,赢得了听众此起彼伏的阵阵喝彩,如潮的掌声将宴会推向了高潮。紧接着在听众的强烈要求下,王伟局长又唱了一首《赞歌》,同样纷呈异彩,同样震撼人心,歌声在热烈的气氛中戛然而止,又爆发出了一阵阵掌声,有人争相上去与王局长拍照留影,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大家喝的有些微醉,以文会友,不亦乐乎,大家虽然来至天南海北,但是在满满的正能量酒宴中,大家互相交流,增进友谊。在今后文化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写出锦绣文章,创作出优美的书画作品,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力所能及地贡献一份的力量。

    我们走出餐厅,已是繁星满天,大地一片漆黑,只有蒙古包院内的灯光照明着,远处的灯光,忽明忽暗地散落在草原上。我们走向篝火晚会广场,踏着草地上相距一步之遥的一块一块的厚实的水泥板,看到长势茂盛的青草,路边有几匹肥壮的马吃着夜草,我们沿着向上的斜坡,走了一会儿就到了篝火晚会广场,还途经过硕大的榙棚的演艺广场。

    夜幕下的草原,微风吹来淡淡的青草味,八月末的天气有些凉爽,宽阔的广场上站立着许多人,广场中间圆铁栏围着的篝火已熊熊燃烧起,巨大的火苗扑闪着。主持人用极为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语言流利地主持着篝火晚会。一会儿一发发礼花炮呼啸地冲向夜空,散发出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在偌大的灯光不亮的广场上,大家围成了一个大圆圈,以篝火为中心,旅游公司的歌舞团演员们在大圈里边围了一个小圆圈。我们都是在主持人的讲解、教舞和指挥下,开始跳安代舞的。据主持人介绍,安代舞是蒙古族民间最古老、最传统舞蹈艺术之一,是一种集体舞,是 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而来的。安代舞分为两种,一种是快节奏的安代舞,一种是慢节奏的安代舞,我们跳得是快节奏的安代舞。大家都手拉着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着篝火转起来。主持人讲:顺时针方向就是左手的方向,是宇宙万物最正确的方向,是太阳的方向,给大家带来顺顺利利、顺势而为的好运气。主持人就这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悦耳动听地讲解着,并教我们怎么跳舞,安代舞的第一个动作怎么跳,第二个动作怎么跳,还有第三个、第四个动作怎么跳……,快安代舞是很简单的舞蹈,前三步踢一次腿,后三步踢一次腿,大家一会儿又向左转往前走,向右转往前走,让大家甩起手来,把所有不需要的东西、把所有的病痛都甩出去,用劲地甩,越甩越年轻,越甩越帅气,男人能甩出英姿飒爽、帅气凌人的风度,女人能甩出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气质,我喜欢看到你们帅气的样子,主持人语言优美、文采飞扬地激励着大家激情满怀、用心用力地跳。在音乐的伴奏下,跟着鼓点向左跑三步跳一步,向右跑三步跳一步,还在原地自转地跳,让所有的人都跳起来,跑起来,舞起来……,大家都全身心地运动了起来,豪劲冲天,在音乐的激越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认为这是最好的运动,最好的健身,我曾经在云南参加过篝火晚会,在泰国参加过泼水节,在新疆也跳过广场维族舞,都没有这么热烈、这么狂放、这么刺激。我们在不停地跳舞,跳的潇洒自如,跳的从容帅气,跳的舞姿优美,跳的大汗淋漓,跳的天旋地转,好似大地在颤动、江河在翻滚、骏马在蹦腾,就像狅风在耳畔呼啸、骤雨在空中淋洒。狂放的安代舞划破了夜的宁静,使苏泊罕大草原沸腾了!使伊金霍洛旗沸腾了!

    跳啊跳!跳出豪情,跳出自信,跳出现代文明,跳出我们对苏泊罕大草原的挚爱,跳出我们对伊金霍洛旗的情有独钟。安代舞为苏泊罕大草原带来了无穷的魅力,而我们为苏泊罕大草原进行了一次激情淋漓的表演。在兴奋中,在激越中,在狂欢中,在舞跳的不知天南地北之时,音乐突然戛然而止,舞蹈随之停了下来,我们还犹意未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篝火广场,再好的筵席也有散的时候,这次篝火晚会给我留下了欢快而美好的印象,真是让人感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回味无穷。

    通过一天两夜的采风,我住在苏泊罕,吃在苏泊罕,看了苏泊罕,体验了苏泊罕。在这里我想对草原的游牧生活、游牧文化用心的、全身心地去感悟,对苏泊罕大草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全领域、立体化的全面而深刻的展示,怎奈我没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力有限,水平欠佳,只能泛泛而写,但是我要对这片我深爱着的美丽的苏泊罕大草原,对我深爱着的富饶的伊金霍洛旗说一声,我爱您!您是我的至爱!

                          

 

 

Copyright© 2019 神东天隆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50002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