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观廉鉴心守初心 笃行实干担使命 

— 矿建公司廉政警示教育感悟

作者:矿建公司 贺妮    点击:73次    字数:1717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8日   

近日,矿建工程公司组织人员前往神木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走进大厅的那一刻,头顶95个不同字体的“廉”字展示在眼前,蕴含着“品行端方”的价值导向。“廉”与“莲” 谐音,喻指“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不同字体的“廉”字如同姿态各异的莲花,虽形态有别,却均以“洁净”为核心 —— 有的如篆书般古朴内敛,象征传统廉吏的“屑糠杂米为粥”的俭朴;有的如现代字体般明快刚劲,代表当代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自律。这种共性象征廉洁初心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

进入展厅,《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古训便在心中回响。从“弘扬”展厅里包拯、于成龙的清廉事迹,到“警示”展区中违纪干部的忏悔影像,一字一句、一图一景,皆如重锤叩击心灵,让人对“廉洁”二字的认知远超以往,更在思想深处完成了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与灵魂洗礼。

“公生明,廉生威”,《官箴》中的这句箴言,在此处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驻足于包拯“不持一砚归”的典故前,凝视着于成龙“屑糠杂米为粥,与百姓同甘苦”的史料,仿佛能看到古代清官廉吏“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赤子之心。他们身居官位,却始终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念,将“廉”字刻进骨子里,用一生践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誓言。

反观“警示”展厅中的案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刘青山、张子善的贪腐案,到十八大后查处的“老虎”“苍蝇”,那些曾经身居要职的干部,只因未能守住底线,在“小恩小惠”中放松警惕,在“人情往来”中模糊边界,最终落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结局。当看到他们在忏悔视频中痛哭流涕地诉说“对不起家庭,对不起组织”时,不禁让人想起《道德经》中“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告诫 —— 贪欲如燎原之火,一旦点燃,便会烧毁个人的理想信念,吞噬家庭的幸福安宁,更损害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让人深刻明白,廉洁从不是“阶段性要求”,而是贯穿职业生涯的“终身课题”,容不得半点侥幸与松懈。

《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正是修身之基、齐家之本。在展厅“预防”板块,一组对比图让人久久驻足,也让人忆起《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古训。廉洁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人道德选择,它承载着家庭的幸福荣光与尊严底线。试想,若因一时贪念,让父母蒙羞、妻儿落泪,即便曾有再多功绩,也终将被钉在“悔恨”的耻辱柱上,这样的代价,无人能承受。

于企业而言,干部职工的廉洁作风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正如古人所言“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干部队伍坚守廉洁自律,企业便会风清气正、凝聚力十足,各项工作得以顺畅推进;若有人突破底线、徇私舞弊,不仅会破坏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更会侵蚀企业的公信力与核心竞争力。此次警示教育活动,作为常态化廉洁建设的重要实践,正是以“治未病”的思维,为全体人员筑牢“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思想防线,为企业行稳致远夯实根基。

置身能源建设一线,矿建人的责任与使命早已融入日常。此次学习,让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廉洁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的行动准则。在项目建设、物资采购等关键领域,当牢记刘备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的告诫,不被 “人情网” 裹挟,不为“小利益”动摇,始终以公正之心对待每一项决策;在面对诱惑考验时,当以于谦《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节自勉,守住内心的“净土”,不越纪律的“红线”;在日常工作里,当践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理念,将廉洁要求落实到每一次沟通、每一份文件、每一个流程中,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担当,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廉政警示教育从不是终点,而是自我革新、永葆廉洁的新起点。作为能源建设的参与者,当始终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初心,把廉洁信念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 既做矿建事业的“实干者”,以专业能力推动项目落地、保障能源安全;也做清风正气的“守护者”,以自身行动带动身边人,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用清正廉洁的作风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组织信任、无愧于能源事业、无愧于时代使命的答卷。


Copyright© 2019 神东天隆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5000242-1号